10月25日至27日,建筑艺术学院林改院长带队,环境艺术教研室主任董昌恒、建筑设计教研室魏雪仪老师、李晓楠老师一行四人前往武汉,参加了备受瞩目的首届中国光谷人工智能艺术大会。本次大会由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美术学院、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协同创新平台联合发起,并得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光影交互服务技术文旅部重点实验室的大力支持。大会汇聚了来自400余所高校的600余名中国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协同创新平台成员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艺术的未来发展。
在大会的演讲环节中,众多学者围绕“人工智能艺术:塑造未来社会”主题,就人工智能对各类学科、科技成果转化与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生产内容(AIGC)的艺术设计场景应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特别是在10月27日的演讲环节,人工智能艺术家和行业代表围绕“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创新、融合与发展”主题,分享了人工智能对高校人工智能艺术教育的影响,以及人工智能艺术教育教材与课程的创新。代表团还参观了2024首届中国光谷人工智能艺术节,该艺术馆首创性地选址在国内唯一的悬挂式空轨线路——光谷空轨,被誉为“全球最长的空中艺术馆”,串联起光谷空轨沿线的四个站台,包括高新大道站(光谷人工智能艺术创意展区)、高新二路站(光谷人工智能艺术竞赛展区)、高新四路站(全国人工智能艺术教育成果展区)和九峰山站(光谷人工智能产业展区)。这些展区展示了现代AIGC技术与自然元素的突破性融合,全面呈现了人工智能在绘画、装置、影像中的创意与应用。
继大会之后,我院代表团还参加了后续的全国人工智能师资培训营,深入学习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最新软件ComfyUI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ComfyUI是一个基于节点的GUI,为Stable Diffusion提供了直观、灵活的操作和管理生成过程的方式。通过不同的模块组合,可以构建图像生成的工作流,具有轻量化、高度灵活可配置、数据流清晰可见等优势。
在培训营中,董昌恒老师、魏雪仪老师、李晓楠老师利用所学知识,仅用3个小时就成功生成了《漂泊的国宝》绘本。该绘本以流落国外的国宝为主线,以第一视角讲述其历程,引出“少年强则国强”的理念,寄托了三位老师对人工智能应用到教育中的期待和尝试。《漂泊的国宝》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教学实践,也是我院在人工智能艺术教育领域的一次创新探索。
通过参加首届中国光谷人工智能艺术大会和全国人工智能师资培训营,建筑艺术学院代表团不仅拓宽了视野,也加强了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合作,为我院艺术设计学科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我们期待将这些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和理念融入到未来的教学与研究中,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编辑、图/董昌恒 审核/郭军忠 终审/林改)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建筑艺术学院携手行业精英共谋在线课程与教材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