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州市礼嘉镇“月月红嘉园-月季乡趣科普基地”的田间地头,一群身着红色志愿服的年轻人格外亮眼。他们来自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艺行社”大学生志愿者社团,既是乡村美育的“播种者”,也是创新创业的“探路人”。2024年4月2日,随着基地首场主题活动的启动,这支融合艺术设计、生态教育与科技创新的青年团队,以“专业服务+双创实践”的双轨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专业赋能:让艺术教育扎根乡土
活动当天,“艺行社”成员兵分多路展现专业担当。在月季花棚内,艺术设计专业志愿者以“自然美学课堂”形式,协作园艺发展服务中心的技术专家引导18组亲子家庭观察月季形态、色彩,在跟园艺专家现场学习月季种植技能后,化身“生态讲解员”,用通俗语言揭秘月季种植与生态循环的奥秘。最热闹的当属植物染体验区,社团开发的“植染工坊”吸引众多居民参与——志愿者们将植物制成天然染料,手把手教授扎染技法,让植物“变身”为充满乡土韵味的方巾。“我们用艺术唤醒乡村之美,也让孩子懂得生态资源的价值。”社团负责人赵同学表示,今年已设计12套乡土美育课程,将定期在基地开展
双创驱动: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
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艺行社”将礼嘉镇作为实践主场。在研学地图设计环节,社团成员分为两组,艺术设计组结合礼嘉社区教育中心提供的资料数据,绘制出串联月季基地、生态农场等研学动线;网络直播组则思考搭建“礼嘉花开”直播账号,通过镜头展现月季培育过程,为后续农产品电商铺路。研讨会上,团队提出的“月季IP衍生计划”备受关注:艺术设计组展示以月季为元素的包装设计、文创盲盒及研学海报设计。“这些创意既有专业深度,又接乡村地气。”带队教师评价道。
校地共育:搭建青春建功新平台
据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艺行社”带队教师介绍,“艺行社”的成长得益于校地协同机制:社团联合礼嘉社区教育中心,探索将志愿服务纳入学分体系;常州市园艺发展服务中心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学生用技术转化为可落地的创新创业项目。目前,社团已孵化“植愈空间”“艺心益民”“城乡美育赋能者”等若干个创业项目。“大学生不再是乡村振兴的旁观者,而是解决方案的共创者。”礼嘉社区教育中心钱校长感慨道。
活动尾声,“艺行社”成员与乡村亲子家庭共同展示的扎染布幔随风轻扬,宛如一幅流动的振兴画卷。据悉,该社团今年计划通过美育支教、非遗活化、数字乡村建设等专项行动,持续释放青春创造力。当艺术遇见田野,当创新拥抱乡土,新时代青年正以专业之笔,书写乡村振兴的隽永篇章。(编辑、图/秦丽 复审/郭军忠 终审/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