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学院开展“纹脉贯运河 同心筑根基”志愿服务活动
日期:2025-09-02 15:08:37  发布人:010301  浏览量:19

纹脉贯运河,同心筑根基。暑期建筑艺术学院阳光志愿者实践团沿大运河江苏段,赴苏州、淮安、扬州、常州四地运河遗产点开展古建筑纹样专项调研,以手绘、数字化采集、拓印等方式挖掘民族融合基因,多维度解码大运河沿段建筑纹样中的民族融合密码,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在苏州,实践团聚焦盘门与全晋会馆。盘门绞关石纹样承载运河与丝绸之路商贸记忆,师生以手绘勾勒传承文化;全晋会馆戏台藻井穹顶,江南山水与北方民族符号共生,直观呈现晋商推动的文化交融,让师生读懂“纹样无界”的融合密码。在淮安,实践团启用科技调研模式。在运河博物馆、河下古镇,师生用三维扫描仪采集石雕纹样、无人机测绘建筑肌理,还走访居民挖掘纹样历史。淮安建筑纹样的南北风格交融,既彰显运河文明包容的特质,也让学生体会到工匠精神中的民族协作。在扬州瘦西湖,实践团以传统拓印采集缠枝莲纹、云纹等,记录纹样特点与寓意,并探讨其与现代设计的融合路径。在常州青果巷,团队通过测绘与访谈梳理纹样演变脉络,并创新运用AI技术构建纹样数据库。苏州手绘、淮安数字化、扬州拓印、常州AI技术形成互补,全面捕捉运河纹样的文化价值。

此次调研不仅积累了丰富纹样资料,更让师生通过纹样解码,认识到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交融的纽带。下一步,团队将整理调研成果融入教学,引导师生守护文化根脉,让运河纹样中的共同体基因代代相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文化动能。(文、图/陈旭 复审/张燕飞 终审/袁平)


1.png

核发:010395 点击数:19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苏ICP备09032922号

版权所有 ©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宣传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