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建筑艺术学院在学院会议室组织开展期中教学检查专项交流暨交叉互检活动。活动严格遵循学校《2025秋学期期中教学常规检查的通知》(苏城建院教务〔2025〕128号)精神,坚持以“问题导向、成果共享、持续改进”为原则,全面总结期中教学自查自纠阶段成效,集中研判共性难题,系统部署下一阶段整改与建设工作。副院长孔德敏主持会议,各教研室主任及骨干教师参加。
孔德敏首先以“四个一”为主线,系统梳理了学院近两周教学检查工作成果:一是筑牢意识形态“一条链”,实现课程、教材、课件及毕业设计指导100%自查,结合推门听课,全体专任教师意识形态零问题;二是织密实习安全“一张网”,完成573家实习单位二级审查,淘汰涉嫌虚假岗位21家,相关学生岗位更新实现限时“清零”;三是严把培养方案“一本账”,对23级三年制9个专业(方向)教学执行计划与正方系统逐项比对,修正学分及课程节点数据,确保零误差;四是做实师生座谈“一堂课”,覆盖全部在校班级,收集建议18条,已反馈答复11条,其余7条纳入“我为师生办实事”清单持续推进。
随后,各教研室主任依次汇报了本部门检查方式、典型经验与存在问题。与会教师围绕“听评课提质、在线课程建设、作业考评优化”三大主题展开深入交流,聚焦实习材料不完整、核心课程线上资源更新滞后、作业评价标准不统一等共性问题展开集中研讨。孔德敏在讨论中强调,学生实习管理与安全是人才培养的“底线工程”,必须持续开展“线上+线下”实习走访,做到“企业动态实时掌握、学生情况及时更新、安全隐患迅速销号”;要系统梳理并限期完成历年毕业设计与教学资料的归档整理,确保“过程可追溯、结果可验证、责任可倒查”。他进一步指出,听评课要突出“真听、真评、真改”,以实效推动课堂改革;核心课程在线资源建设要对标精品课程标准,实现持续迭代与动态更新;作业与成果评价应细化维度,使课程成绩“说得清、立得住、经得起检验”。
会议明确,各教研室要持续优化期中教学检查机制,积极推行“交叉互检+数据支撑+闭环整改”模式,鼓励骨干教师与专业带头人深度参与,将期中教学检查从“常规动作”升级为“质量引擎”,切实做到“以检促教、以检促学、以检促强”。
本次活动以“交流+互检”双轮驱动,推动“期中检查”向“质量治理”深化,将“问题清单”转化为“发展动能”,进一步夯实了教学常态化质量保障体系,为学院高质量完成本学期后续教学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文、图/汪超群、孔德敏 复审/郭军忠 终审/林改)
![]()